腺病毒性肠炎

腺病毒性肠炎

概述:腺病毒性肠炎由腺病毒感染所引起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病人和无症状者携带病毒从粪便排出体外,以粪-口途径传播,少数可有呼吸道传播。感染高峰年龄为5岁以下儿童,特别是2岁以下婴幼儿。病后免疫持续时间较长,免疫力随年龄增长有增强。本病分布世界各地,流行季节不明显,托幼单位易于流行,医院内感染率较高。

病因

病因:肠腺病毒是指腺病毒40及41型,这两型腺病毒主要侵袭小肠引起胃肠炎而得其名。形态与普通腺病毒一样,直径70~80nm,核心部分40~45nm,内含双链直线形DNA,核心有衣壳;无脂性包膜。另外腺病毒31型也可引起腹泻。WHO已确证肠腺病毒为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第二重要病原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肠腺病毒主要感染空肠和回肠。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变小、变短、细胞变性、溶解,肠固有层有单核细胞浸润。导致小肠吸收功能障碍,引起渗透压性腹泻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潜伏期3~10天,多为7天。患儿以腹泻为主要表现,每日数次至十次,稀水样便,持续1~2周,平均8~9天,少数可持续3~4周。70%患儿伴有呕吐,40%患儿以发热起病,伴有腹泻。体温38℃以上,2~3天后热退。部分患儿可同时有鼻炎、咽炎、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。3%~6%有肺炎表现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并发肺炎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与轮状病毒胃肠炎相同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3%~6%患者X线有肺炎表现。

诊断

诊断:临床诊断较困难,无法与其他病毒性胃肠炎区别,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确诊。
    采集患儿粪便,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病毒颗粒,用ELISA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病毒抗原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需与诺氏克病毒、肠腺病毒、嵌杯状病毒、星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相鉴别。

治疗

治疗:参见轮状病毒胃肠炎,以支持、对症治疗为主。

预后

预后:一般预后良好。

预防

预防:参见轮状病毒胃肠炎,疫苗尚待研究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